大众健康网 | 常见疾病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logo

banner
大众健康网 > 中医 > 中医养生 >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发表时间:2022-07-04 11:08:52 来源:互联网

“医生,最近我耳朵一直痒,偶尔还会有‘水’流出来,但是掏耳朵却啥也掏不出……”曾女士最近因为耳朵的事情十分困扰。

“女士,您这里‘发霉’了……”医生扶着曾女士的头,仔细检查了一番。

“发霉?是不是搞错了?我每天都很注意清洁,经常去采耳,洗完头也会用棉签擦拭耳朵啊……”

医生告知曾女士,她的耳朵出现真菌感染,这种情况正是霉菌性外耳道炎的表现。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耳朵“发霉”什么的,听着有些吓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耳朵奇痒无比,结果却啥也掏不出来;有些时候,还会掏出耳朵里面的“油”……这些到底暗示了什么情况呢?

一、为什么掏耳朵时,人会觉得很“爽”?

耳朵发痒,就会自觉拿出棉签或者挖耳勺来掏耳屎,随之带来一种“掏耳朵一时爽,一直掏一直爽”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掏耳朵会感觉“爽”,与颅内高潮有关。这是一种比起肉体摩擦与撞击所带来的更高层次的一种快感。它通过触觉或听觉引起,和性无关,能令大脑产生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

那有时我们掏耳朵摸到了一手“油”,这些“油”又是什么呢?

有些人掏耳朵时总是油油的,这是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的表现,油脂包裹着耳屎,分泌出的耳屎就比较油腻粘稠,有时油脂还会流出耳外,也就是俗称的“油耳朵”。

决定耳屎干、油的因素,主要是与遗传基因相关。在我国,大约有10%—20%的人耳屎属于油性。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耳朵总是痒是怎么回事?警惕3种疾病

其实导致耳朵里面痒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耳屎的沉积和刺激,导致人会忍不住掏一掏耳朵……但有些时候,耳朵痒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大家最好上点心。

1、细菌感染

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入侵耳道造成慢性感染,可导致局部皮肤发红、发痒,疼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等出现。

2、真菌感染

外耳道管道“纵横交错”,一旦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就可能继发真菌感染,引起耳朵发痒。这种痒的感觉非常强烈,可以说是“奇痒无比”,而且经常反反复复好不了。

3、过敏性鼻炎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若螨虫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也可能 出现耳朵发痒的情况,这是鼻炎影响到耳部的症状,并不是耳道里存在螨虫。

三、耳朵能掏吗?你可能不了解耳朵被伤得有多深

很多人认为耳屎就是耳朵的“排泄物”,这种“脏东西”如果不挖掉,可能会影响耳朵健康。但事实上情况或许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其实耳屎是个好东西,它含有油脂,可以让耳道保持一定湿度;耳屎还含有免疫球蛋白A,能一直耳道细菌滋生;耳屎还能起到屏障作用,抵御外界的一些细菌、小虫子进入耳道。

大部分的耳屎会随着我们进食、说话等动作,而自动排出,所以不需要刻意去“掏走”。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经常掏耳屎,很可能会对耳朵带来不小的伤害——比如使用挖耳勺、棉签等掏耳朵,稍微不注意力度,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损、耳道发炎,对耳道深浅不当就会伤及鼓膜,鼓膜刺穿后,还可能会引起听力风险。

其实,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而且有自洁功能。但如果实在太难受,真的很想掏的话,小九有2点建议:

1、求助医生

找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去掏,借助耳镜检查,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更全方位的清洁。另外,医院会先用滴耳液软化污垢,可以在清洁时轻柔地处理干净。

2、自己轻轻清洁

如果觉得耳朵实在痒得受不了,可以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为啥有时掏耳朵会感觉到“爽”?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真的感觉有必要掏耳屎,应先洗净双手,使用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

一旦出现耳朵不适,存在越抠越痒或是耳道出血、肿痛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是否由耳道损伤、细菌感染引起,不要用“武力”解决,对耳道造成严重损伤。

  • 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流脓听力下降耳鸣颅外并发症
  • 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吸烟游泳免疫力下降感冒感染
  • 中耳炎怎么治疗 止痛镇静口服抗组胺药鼓膜穿刺
  • 中耳炎会自愈吗 足量正规足疗程诊治
  • 红枣银耳汤有什么功效 红枣滋补银耳美颜
  • 急性肠胃炎怎么引起的 饮食不当湿热交替细菌感染
  • 真菌感染的病因有哪些?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是什么?
  • 夏季游泳容易得中耳炎?得做好这4点来预防!
  • 小伙半夜突然惊醒,耳内钻心疼痛!掏一掏?它拼命往里钻
  • 耳朵听见千万隻蝉在叫?医师提醒,小心缺血性内耳水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