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爸爸呀!”52岁的许大爷被推入抢救室时,已经进入昏迷状态。
抢救过程中,许大爷的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经过两小时抢救,虽说保住了一条命,但是落下了半身不遂,很可能影响今后的日常活动。
据了解,许大爷有高血压家族史,平时口味很重,经常吃卤味、麻辣香锅等食物。
事发当晚,许大爷还吃了一碗麻辣烫,2个咸鸭蛋,2碗酱油拌饭,饭后感觉有点头晕便想洗个澡睡觉,没想到一洗两个小时都没出来……
儿子察觉不对劲,拍门没回应,强行开门,发现许大爷晕倒在地,才连忙拨打120。
一、脑梗死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000万人死于脑梗塞,我国更是每年有将近200万的患者因脑梗塞死亡,而幸存下来的患者,有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导致重残。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由各种病因所致供应大脑的血管堵塞,造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最终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种,约占80%,若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将会遗留肢体偏瘫、视物不清、植物状态等后遗症,甚至可能诱发死亡的风险。
诱发脑梗除了疾病因素外,饮食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这3种饮食方式:
高盐: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受血压波动影响较大,一般都需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加重高血压,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高脂: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包括动物内脏、五花肉、红肉等,可造成血脂波动,同时脂肪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酒精:酒精本身虽没有毒性,但其在人体代谢,需要经过胃肠消化道,在肝脏进行分解转化,转化的乙醛对肝脏有剧毒性。长期酗酒,不仅会伤肝、伤胃,还会导致血压升高,伤害血管,改变凝血机制,加速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
二、饭后常做这3事,或“催生”脑梗
脑梗的人群越来越多,高发期集中在季节更替的时间段。若想预防脑梗,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还有纠正饭后的一些不良习惯。
1、饭后睡觉
饭后立马坐下或躺下,血流速度变慢会减慢消化吸收,体内能量无法被消耗和利用起来,就会升高血脂,影响心血管健康。
2、饭后运动
需要提醒的是,饭后不宜马上躺下,但也不宜立马展开激烈运动。如果饭后立即运动,就会导致集中在胃里面的血液流失,不能够使食物进行充分消化和吸收。
而且吃完饭立马运动,大脑供血不足,也提高了脑梗的风险。
3、饭后洗澡
有一些人喜欢吃完饭就去洗澡,认为可以洗掉油烟味,也可以降温。
此时洗澡,在水温的作用下,皮肤血管进行扩张,全身血液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可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的症状,并且也会影响肠胃消化。
三、脑梗来临前是有“预警”的!发现及时处理
脑梗发生时并非“不声不响”的,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信号时,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应提高警惕。
1、脑梗来临前,识别“信号”
身体一侧异常麻木
这是脑梗发作较为明显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脸部一侧麻木,并且出现口眼歪斜,甚至连语言也会出现障碍,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一侧流口水
脑部血管的梗塞,导致了肌肉神经的不协调,对口腔的影响颇大,从而引发了流口水、吞咽困难的情况。脑梗患者病发前,尤其喜欢睡觉时流口水,且是向着一侧方向流动。
异常头痛
当脑梗即将出现之后,大脑首先也会出现症状,也就是头晕和头痛,这两种症状来的非常快。在某一时段突然头痛剧烈,但在几分钟内又会恢复正常。
睡觉时流鼻血
有调查发现,约50%的老人在出现鼻血的1—6个月,会有不同程度的脑出血。
这是由于睡觉的时候,血液流动缓慢,一旦血压波动大,容易使鼻腔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导致流鼻血。而血液波动,一般与血管堵塞,血液流动不通畅有关。
2、牢记2个“120”
其实,判断脑梗发生,只要记住2个“120”,就能抓住可以征兆,及时干预,避免耽误病情。
识别“120”
“1看1张脸”: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2只胳膊,两侧不对称,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出现任何上述的突发症状:“快打120”
四、脑梗中年高发,预防脑梗有3个“坚持”
五十岁是脑梗的高发年龄段,当步入人生中年,怎么做才能降低脑梗的发生率呢?
1、坚持药物治疗
脑梗死的预防,需要一些药物的辅助,比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药、降压药。
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对于预防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等都是有益的。因此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坚持使用,不要擅自停药。
2、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任何心脑血管疾病,都需要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改掉抽烟、酗酒、熬夜、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同时保持情绪稳定,情志舒畅。
3、坚持治疗原发疾病
脑梗死与动脉炎、糖尿病、高血压、尿酸高等慢性疾病有关,因此这类患者需积极治疗控制好原发疾病,把高危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脑梗疾病的高发,正是源于人们的“不拘小节”,但其实只要你肯改变,按照上述方法,想要脑梗都困难,关键是要坚持。
近几年来甲状腺结节成为了继“三高”之后体检报告单上的第二大常客相关体检数据显示在我国成年群体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为20%~76%相当于每5人就能查出1个很多人一听到“结节”就会产生许多疑问:...
2022-05-06 20:40:38
“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爸爸呀!”52岁的许大爷被推入抢救室时,已经进入昏迷状态。抢救过程中,许大爷的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经过两小时抢救,虽说保住了一条命,但是落下了半身不遂,很可能影响今后的日常...
2022-04-21 15:34:53
今年三十出头的小杨前几年考编成功,成为了县城里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老公则是警察,两口子的职业在外人看来都很不错。上班没几年小杨发现腿部长出了一些小疙瘩,不痛不痒就没当回事儿,可是后来怀孕疙瘩竟然更加明...
2022-04-21 15:28:53
对于癌前病变除了复查之外,还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不然危害因素还会随时产生影响,建议控制好体重、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低盐饮食、戒烟戒酒、适当锻炼、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等等。...
2022-04-21 15:12:17
但毕竟是身体里长出来的一个异物很多人因此担惊受怕导致心情抑郁反而会给各个脏器加压导致结节加重各位查出结节的人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判死刑”只要定期复查,该吃吃该喝喝同样可以活得健健康康~...
2022-04-06 16:41:02
痔疮是一个非常大众的疾病,素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因此市民一定要引起重视。痔疮如此高发,准确判断是不是得痔疮显得尤为重要,切不可把其它疾病当痔疮对待。如何防治痔疮发作,应该引起广大患者关注,防患于未然...
2022-03-24 16:27:47
在大多数人眼里,血糖检查主要是用来检查糖尿病的。但是即时血糖检查它不仅仅能够检测糖尿病,同时它还能够对甲状腺功能、肝病和一些其他代谢物的检测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么,在进行血糖检查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
2022-03-24 14:18:10
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家中都会备一个血糖监测仪,而医生给他们下达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每天在家自行监测血糖数值,并且详细记录。之所以会被要求监测血糖数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判断后期患者的治疗方向以及确定药物药...
2022-03-14 11:02:59
武侠小说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施主,我看你印堂发黑,必有血光之灾。”你知道吗?原来身体有些地方发黑了,还真有可能危害健康,是体内有癌的表现。一、面色发黑一个人面色发黑、皮肤粗糙无光泽,还有...
2022-02-09 10:18: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注重了健康体检。很多人关注到,体检的报告里经常会出现“肺部小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的结论。在这部分人群中,确实有部分肺部小结节后来被确诊为早期肺癌。这也造成了大家...
2022-01-17 11:16:29
胃癌作为癌症中的一种,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不过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胃癌细胞可能会从胃的内层扩散到胃的肌肉层,再扩散到胃的外层,然后这些癌细胞就可以扩散到附近的器官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而导致其他器官出现病...
2022-01-17 11:14:56
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很多人都会定期体检。不少人会检出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其中口腔问题经常被发现。像牙龈萎缩、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很多人觉得是小问题,不需要去医院治疗。...
2021-12-24 17:32:12
部分人可能会知道伟哥可以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但你知道,狗药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吗?美国就有这么一个人,通过吃“狗药”,治好了肺癌,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小九带大家进一步了解。一、至多活一年,吃狗药治...
2021-12-09 09:22:33
因为疾病在发作时食欲下降,导致身体摄取的各种能量以及营养缺乏。加上一些患者伴随着低血糖、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导致身体缺乏营养和能量,在肝功能正常的时候也因为缺乏而总感觉乏力。...
2021-11-17 10:38:35
随着电子产品兴起,再加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经常熬夜加班,使得视力受到严重损害,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近视眼或其他眼部疾病。众多人有保护眼睛的意识,定期去医院做眼科检查,但看到检查报告单后一脸茫然,根本不了...
2021-11-11 16:00:51
据媒体报道,杭州一名男性在今年年中做了肠癌筛查,结果呈现阳性。本该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消息,但该名男子非但不重视,且还心存侥幸地选择性忽视。直到近日,男子出现了“总想上厕所”的不适感,才最终选择去医院就诊...
2021-11-09 11:07:14
67岁的老汪最近总是觉得“胃部”不适,胃镜检查提示胃炎,口服胃药后效果不明显,并出现体重下降,增强CT检查发现胰体尾部有一个直径4cm占位,肝脏多发病灶,高度怀疑胰腺癌肝转移。...
2021-09-26 15: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