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常见疾病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logo

banner
大众健康网 > 健康资讯 >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发表时间:2025-10-20 10:26:48 来源:互联网

法国尼斯,2025年10月17日电 —— 第十七届世界癌症大会(THE 17th ANNUAL WORLD CANCER CONGRESS)于2025年10月15日至17日在法国尼斯隆重举行。作为全球癌症研究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肿瘤学者、临床医生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癌症防治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

在这场被誉为“癌症领域奥林匹克”的盛会上,一位中国面孔格外引人注目——泰美宝法肿瘤医院院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于保法教授,不仅受邀担任大会主席,更以全英文发表题为《Self-nano Drug for Precision Immun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自纳米药物用于实体瘤精准免疫临床治疗)的主旨演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理念与临床成果。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于保法教授演讲

从山东农村到国际舞台:一位中国医生的抗癌之路

于保法教授的成长与从医经历,本身便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奋斗史。12岁时,母亲罹患宫颈癌,在他心中埋下了从医救人的种子。1977年,他成功考入滨州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山东省肿瘤医院工作。然而,母亲在他工作后再次患癌离世,让他深刻反思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立志寻找更人性、更有效的抗癌之路。

他先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90年代赴美深造,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助理教授。在美国期间,他并未满足于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而是始终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惠及患者的临床疗法。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于保法教授与同行专家交流

创新不止:“缓释库疗法”与免疫外科学的奠基者

于保法教授在国际上最为人称道的贡献,是他提出的“缓释库疗法”。该疗法将缓释制剂、化疗药物和免疫佐剂复合,直接注射至肿瘤内部,利用肿瘤自身作为药物缓释的“仓库”,在局部高效杀瘤的同时,诱导全身免疫反应,实现“局部斩首,全身围剿”的治疗效果。

这一疗法不仅填补了国际上关于“急性炎症可能治疗癌症”的研究空白,更先后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获得超过20项发明专利。截至目前,“缓释库疗法”已在临床应用于超过8万名患者,涉及多种实体瘤类型,总体受益率超过90%,部分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提升。

在此基础上,于保法教授进一步提出“免疫外科学”理念,将免疫治疗与外科手术相结合,在切除肿瘤前先将其转化为“疫苗”,激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残余或转移瘤细胞的清除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3年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Cancer》等国际权威期刊,被誉为“开启了免疫外科学的新纪元”。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回国办医,造福桑梓

尽管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科研条件,于保法教授始终心系故土。1998年,他毅然放弃UCSD助理教授职位,带着专利技术回到家乡山东省东平县,创办了泰美宝法肿瘤医院。此后,他又相继创办济南保法肿瘤医院、北京保法肿瘤医院等机构,建立起覆盖城乡的肿瘤诊疗网络。

“我是第一个回国办医院的留学生,”于保法教授不无自豪地说,“我想让中国的患者不用远渡重洋,就能接受到世界领先的治疗。”

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仅在治疗中追求疗效,更注重患者的尊严与生活质量。2006年,他在山东率先推出肿瘤“保效、限价”措施,减轻患者负担。多年来,他始终秉持“医者仁心”,将医生的职责定义为“救人”与“救魂”的结合。

中国肿瘤治疗创新成果亮相世界癌症大会 于保法教授受邀担任主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世界看见中国: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方案”

在本届世界癌症大会上,于保法教授的系统性报告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反响。他不仅详细阐述了“缓释库疗法”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数据,还分享了免疫外科学在食管癌等难治性肿瘤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中国医生在肿瘤整合治疗与转化医学方面的领先实践。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尊重科学,不崇洋媚外,用独特的思路走出一条中国人的抗癌之路,”于保法在演讲中强调,“人类癌症的治疗方案,一定有中国方案!”

他的发言不仅是个人的学术展示,更是中国肿瘤医学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发声。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于保法的研究为全球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路径,尤其是在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

展望未来:呼吁国家支持,推动疗法普惠

尽管“缓释库疗法”已在海外得到应用,并治愈了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多国患者,但在中国国内仍未被广泛纳入医保与诊疗指南。于保法教授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以疗效为本,支持该疗法的推广与普及。

他算过一笔账:若将“缓释库疗法”纳入医保,每年可为每位患者节省5–10万元,全国每年新增的400万癌症患者,可为国家节约超2000亿元医疗支出。

“我愿意将我的专利技术贡献给国家,”他言辞恳切,“希望得到更多关注与支持,让更多患者受益。”

从家乡的麦田到国际学术殿堂,从母亲的病榻到世界癌症大会的主席台,于保法教授用四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一名中国医者的仁心与担当。他以医院为舟,以学术为桨,不仅在临床治疗中挽救生命,更在科研探索中开辟新路。

正如他所言:“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让病人见到疗效。”在全球抗击癌症的漫长征程中,于保法教授与他所代表的“中国方案”,正成为一盏越来越亮的明灯,照亮人类通往健康的未来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