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颈部前方,有一个形似蝴蝶的小器官,它就是甲状腺。这个重约 20-30 克的 “小家伙”,却掌控着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关键生理功能,堪称身体的 “代谢调节器”。然而,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许多人在体检中被查出甲状腺结节后,常常陷入焦虑与困惑: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手术切除吗?有没有更温和的治疗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种精准、微创的甲状腺结节治疗技术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消融术。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它以超声影像为 “眼睛”,精准定位甲状腺病灶,通过一根直径仅 1-2 毫米的消融针,将能量(如射频、微波、激光等)传递到病灶组织,使病灶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被人体自然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技术无需开刀,避免了传统手术留下的颈部疤痕,也减少了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损伤,真正实现了 “精准打击病灶,保护正常组织” 的目标。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消融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 微创无痕:仅需局部麻醉,穿刺点微小,术后无需缝合,颈部不会留下明显疤痕,满足了患者对美观的需求。
• 保留甲状腺功能:传统手术常需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而消融术只针对病灶进行治疗,最大限度保留了正常甲状腺组织,术后甲状腺功能大多不受影响。
• 恢复迅速:手术时间短,一般单发病灶仅需 10-30 分钟即可完成,术后患者观察 1-2 天即可出院,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 精准安全:在实时超声引导下操作,可清晰显示病灶及周围血管、神经,避免了对重要结构的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
并非所有甲状腺结节都适合消融治疗,其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 经超声和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且结节引起了颈部不适、压迫感、影响美观或生长速度较快。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直径≤1 厘米),且满足以下条件:单发、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未侵犯甲状腺被膜等。
• 对于不能耐受传统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消融术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出微小癌范围、存在广泛淋巴结转移、结节过大(一般直径>4 厘米且质地坚硬)等情况,则不适合进行消融治疗,仍需采用传统手术方式。
甲状腺消融术的过程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细针穿刺活检等,以明确结节性质和位置,评估手术风险。
• 术中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后,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精准刺入病灶中心。根据结节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能量和治疗参数,进行多点、多角度消融,直至病灶完全被覆盖。
•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患者在观察室休息,观察有无出血、疼痛等不适症状,确认无异常后即可回家。
术后护理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 术后 24 小时内避免颈部剧烈活动,防止穿刺点出血。
• 术后 1-2 周内可能出现颈部轻微肿胀、疼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
• 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 1 年需进行超声复查,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 饮食上无特殊禁忌,保持清淡、均衡饮食即可。
• 误区一:消融术会导致癌细胞扩散。
事实上,在超声引导下,消融针能精准到达病灶,且消融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杀灭癌细胞,不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对于符合适应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消融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且复发率较低。
• 误区二:消融后的结节会 “复发”。
消融后的病灶会逐渐被人体吸收,一般不会 “复发”。但甲状腺结节具有多灶性的特点,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的结节,这并非原有病灶的复发,而是新病灶的产生,与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技术,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和部分微小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但需要强调的是,消融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后确定。
如果您被甲状腺结节困扰,不妨及时咨询甲状腺专科医生,了解是否适合进行消融治疗。相信在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会有更多精准、微创的治疗方式守护我们的甲状腺健康。
2025-07-09
2025-07-08
2025-07-07
2025-07-07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5
2025-06-24
2025-06-24
2025-06-25
2025-06-24
2025-06-24
2025-06-21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