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头埋进猫咪身体上,用力吸一口……这是当代猫咪铲屎官们的日常操作。但昨天#女子宠物店吸猫后感染鹦鹉热#话题上了热搜,把众人吓得不轻。
原来39岁的于女士去宠物店“吸猫”后,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导致于女士发热的“元凶”竟是鹦鹉热衣原体!
网友们对此表示十分不理解:“这鹦鹉热明明是鹦鹉的问题,关猫咪啥事?”
一、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疫,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C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类多通过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体、粉尘或密切接触患病的鸟类和禽类而感染。多表现为腹泻或没有症状的隐匿性感染。患者常有寒战、发热、咳嗽、胸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症状,少数有呼吸困难、缺氧等重症肺炎的表现。
虽然鹦鹉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鸟类,但猫、狗、羊、牛等哺乳动物也存在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可能。因此长期接触鸟类、禽类的宠物爱好者、宠物店员工、饲养家禽的工人以及兽医等人群更容易感染本病。
二、我们还能安全吸猫吗?
事实上,和哺乳动物接触导致得上鹦鹉热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吸猫这种行为,一般不会导致鹦鹉热。
通常只有在猫和病鸟同养、环境拥挤又不做好卫生消毒的情况下,猫毛上就可能带有鸟类粪便的粉尘,吸猫这种行为才有可能导致吸猫者得了鹦鹉热。
特别提醒:虽然吸猫感染鹦鹉热比较罕见,但“吸”猫咪毛发的行为易增加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不建议盲目“吸猫”。
三、万一真的感染了人宠共患的传染病怎么办呢?
1.及时到医院治疗
人宠共患的传染病类型很多,如出现皮肤病、高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传染病排查。
2.和他人保持距离
人宠共患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与他人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如感染了猫癣的患者,除了及时治疗,还要注意跟家里其他成员保持一定的隔离,不彼此接触,衣物不混洗,一人一巾。
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我们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的水分,来维持我们体内的平衡,但是喝水也要注意控制好量,水太多会导致中毒的情况出现。那么到底什么是水中毒呢,下边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2022-10-18 15:16:49
近日,一名男子因吃生腌虾和血蛤后反复发烧被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体内有肝吸虫,肝胆位置有病变。医生说,这是因为他经常吃生鱼片,他携带的卵子很容易在人体内生存。...
2022-07-04 15:46:21
近日,安徽阜阳一对母子外出就餐,回家后母亲呕吐昏厥,儿子一路摔倒求助,令人动容。经检查为食物中毒,目前孩子已出院,母亲仍在医院观察。夏季来临,食物保存时间缩短,难免会吃了过期食品,造成食物中毒。难免出...
2022-07-04 15:29:16
虱子是一种经常寄生在动物毛皮上以吸血维生的寄生虫。通常我们家饲养的猫和狗身上就会经常见到,与毛发动物接触多的了也会遇到虱子。虱子的个头非常小,一般肉眼很难辨别,只有不到一厘米。我们平时如果遇到虱子叮咬...
2022-06-17 16:44:57
把头埋进猫咪身体上,用力吸一口……这是当代猫咪铲屎官们的日常操作。但昨天#女子宠物店吸猫后感染鹦鹉热#话题上了热搜,把众人吓得不轻。原来39岁的于女士去宠物店“吸猫”后,高烧不退住进...
2021-12-29 17:06:26
11月5日,广东东莞的莫伯做饭洗虾时,被一只虾刺到左手。因没出血也不疼,莫伯没有在意。怎知两天后,莫伯的左上肢突然开始肿痛不能动,送医后病情发展迅速,左上肢坏死、休克住进了ICU……被海鲜刺扎伤...
2021-11-23 11:37:22
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民间更是有“狗不嫌家贫”的说法。但是在饲养狗狗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看管好狗狗,不让很容易造成咬伤事件。近日,河南鹤壁又再一次通报了一起儿童被狗咬伤后死亡的事件,不...
2020-12-24 10:23:48
粮谷类食品,如米饭、米糕,容易被蜡样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污染,从而造成蜡样芽胞杆菌或葡萄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菜豆和发芽的马铃薯都是我国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
2019-01-09 17: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