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麻黄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麻黄的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麻黄的作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麻黄的副作用是什么
麻黄的副作用主要是可以引起中毒的症状,如果过量摄入麻黄,可见头痛不安、失眠、胸闷、流泪、流涕、心跳加速、躯干部发麻、周身发热、口渴、颜面潮红、心悸、烦躁、震颤、血压升高等症状。
如果出现中毒的症状应立刻前往医院应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治疗,减少毒物的吸收;若出现血压升高,可以应用一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常见的比如说氯丙嗪,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麻黄用于风寒表实证、咳喘实证;如果要应用麻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高血压和失眠患者慎用麻黄。平时注意休息,保持营养均匀。
2024-06-24
2024-06-24
2024-06-24
2024-06-24
2024-06-19
2024-06-12
2024-06-06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5-29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5-29
2024-05-24
2024-05-23
2024-05-19
2024-05-19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