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寿命会不会比别人短?短多少年?在心内科门诊,这是患者最常提起的问题之一,也是很多人的牵挂。
“我老公才33岁就高血压了,现在每天吃药,饮食不注意,怎么说也不听,还总是说‘活多久,看命’,怎么办?”
“我大姑高血压,63岁去世,我二姑也是,62岁去世,我朋友也是高血压,42岁去世,我同学高血压,40岁去世。所以我觉得高血压风险肯定比正常人高。”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高血压患者寿命真的比正常人短吗?
一、高血压减寿20年?实际没那么夸张
此前有文章称,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患病年龄为32岁,在不治疗的前提下,平均死亡年龄在51岁,而正常人的平均寿命为71岁。也就是说,在患高血压之后,高血压患者的寿命缩短了20年。
不过,这个说法虽然广为流传,但证据不充分,可以可信度不高。
更可靠的说法来自英国的一项长达40年的随访调查,统计数据发现,在1.9万名40-69岁的志愿者中,年龄在50岁以上且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的人平均寿命为73岁。年龄在50岁以上,没有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的人平均寿命为83岁,与前者相差了10岁。如果再加上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两者之间的平均寿命则相差了15岁。
综合多个研究,高血压确实会影响寿命,但没有缩短20年那么夸张。有研究人员认为,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取决于是否接受治疗。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所大学开展了一项长达22年的研究。研究人员把高血压志愿者随机分成了2组,研究开始的4.5年,一组接受降压药氯噻酮,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4.5年之后,两组高血压志愿者都接受降压治疗。
结果发现,接受了4.5年降压药氯噻酮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死亡率明显比接受了4.5年安慰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低。
综合来看,高血压对寿命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及早接受科学系统的降压治疗,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
二、新研究:血压降至120,寿命再延长3年
一项发表在著名心血管期刊《循环》(Circulation)的SPRINT(收缩压干预试验)显示,血压降至120mmHg,可能使高血压患者预期寿命延长0.5-3年不等。
实验人员对9361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高心血管风险人群进行了研究,他们都具有无糖尿病、收缩压在130-180 mmHg的共性。结果发现,强化血压控制(<120mmHg)的患者比标准血压控制(<140mmHg)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率都有效降低了,预期寿命也相对延长。
同时,研究人员强调,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接受规范的降压治疗,同时注意生活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延长寿命。
三、给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忠告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导致血压长期波动,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慢性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牢牢记住以下健康忠告:
2025-06-03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1-24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