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常见疾病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logo

banner
大众健康网 > 专题 > 资讯 > 走向“无公害时代”,两大三七新品种首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走向“无公害时代”,两大三七新品种首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发表时间:2019-04-30 15:39:47 来源:互联网

“在4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中,不同的三七个体成分含量高低不一、抗性强弱及产量差异大等问题突出,极大的影响三七质量稳定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在“中国药材品质升级推广会暨无公害三七栽培技术培训会”上指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发表中药品质提升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主题演讲

本次培训会发布了农业农村部今年3月批准的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苗乡2号。张伯礼指出,本次获批的三七新品种病虫害发生率下降62%,苗乡1号多糖含量提高23.5%,苗乡2号三七皂苷R1含量提高56.3%。这是三七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三七产业走向“无公害时代”的关键一步。高抗逆性优质种源,与适宜产地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管理规范共同构成了中药产业无公害生产的基石。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介绍,这两个三七新品种是20余年的坚持成果,也是首例获得国家三七新品种认定,填补了我国三七人工种植无高产、高抗性优良品种的空白,继而通过优质新品种的繁育和产业化,促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介绍,中药三七被誉为南国仙草,在心脑血管、肝脏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已成为400余类1000余种中成药的核心成分。我国云南文山是三七的道地产区。从野生到家种,规模化连续种植导致农作物品种退化,抗逆性递减,造成病虫害肆虐。过度或不当使用农药化肥,又会加快抗逆性衰退。种质创新、良种应用才是中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张伯礼院士在苗乡三七董事长余育启陪同下参观三七品种选育科研示范园

今年已经73岁的余子畏先生作为三七科学种植的先行者,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了寻找三七良种的步伐。“不管什么作物,种子好的,收成就好,三七也应该是这样,有的三七地生病,活下来的就是抗病性强的,我就一株株收集起来。”他从数亿株三七中挑选近万株具有优势性状的株系培育。目前苗乡三七的现任董事长余育启先生子承父业,已建设西南地区人参属最大的种质资源圃,保留1.07万份三七种质材料,保证了遗传多样性。

面对基础研究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科技信息匮乏的条件限制,2009年苗乡三七投资1.8亿元建立苗乡三七科技园作为科研平台,汇聚全国300多位专家学者,引入现代先进育种技术,不断加快品种选育进程。苗乡三七采用系统选育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了一批批优良的三七品系。

张伯礼院士认为,提升中药品质,中药材精细栽培体系必不可少。我国制定了中药材无公害生产的通用规程,建立了150种常用大宗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200多家企业推广GAP或GACP认证,中药无公害新时代已经开启。本次会议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云南省文山州人民政府主办,华夏本草等协办。(魏雅宁)

  • 大事件,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发布
  • 首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苗乡三七开启中药无公害发展新时代
  • 历经三代匠人耕作,云南苗乡无公害三七首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 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品种成功选育
  • 推荐阅读